作为一个自媒体人,看到流量爆了不追更不是个合格的自媒体人,所以今天依然加班加点更新一篇文章,“被迫”日更,果然流量好可怕,让一个到点下班的人还要拼命肝文章。
1. 自媒体IP的三种类型
我的上一家公司是教个人和公司做自媒体IP的,主要是以小红书为主。
我们把做自媒体IP内容玩法分成了3类:专家型、成长型、怼量型。
专家型就是靠专业能力,做专业内容获客,你本身有很多经验,是行业专家,能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。这种就是专家的人设,比如张雪峰、刘晓燕、罗翔、周鸿祎等等。
成长型就是我带着你、陪着你一起成长,不一定是我取得了多少结果,而是我可以给你分享这个过程,带动更多人去学习。
比如最近要考专升本了,我正在复习专升本英语,我分享自己的笔记,学习经验、心得体会,包括过段时间的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,或者是考研考公考教资都可以。这种一般是学长学姐的人设,或者是学习比较强的同龄人。
前面这两种,都是以做人设为主,人设非常鲜明,有信任感,大家会因为这个人而关注账号。
我在2022年的时候做副业,联合我本科的老师做了2个账号,分别对应专家型IP和成长型IP(现已经不运营了)。
当时我们做的业务是硕士论文辅导相关的,只做小红书引流,带了一个学生团队去做,一个月最高4W块。
其中专家型IP做的是硕士生导师的人设,所以账号包装必须明确的是老师,后续所有的干货都是围绕【如何写论文】来发。

2022年6月开始做,1个月就有几篇上百赞的小爆款笔记,第3个月马上开始做一个成长型IP,人设是学姐,因为小红书女性更多,女生更容易拉进关系,当然实际上也是个研一的硕士在运营。

这个账号完全以这个研究生的视角去发,发干货、写作技巧,也发生活,比上一个账号更快拿到百赞,赞藏数更高。
2个账号在近半年时间里面,分别涨粉3000和2000,累计涨粉5000+,单月引流100+人数加微,都是精准的粉丝,本科生和研究生。
这2种类型的IP,多少还是有点门槛,对于普通人并没有那么友好。
只有怼量型IP是普通人可以直接去做的,简单粗暴,直接靠数量取胜,既不是什么行业专家,也不需要太多经验积累,认准一个方向持续怼笔记。
怼量不是无脑发,只有方向对了,怼量才有用。你必须满足3个条件:
(1)在一个垂直的赛道
(2)用同样一种内容展现形式
(3)持续发这个类型的笔记
2. 小红书案例分享
对于普通人来说,做小红书虚拟资料,笔记数量就是最大的质量,数量上去了效果有了,但难点在于如何定位。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账号是我目前看到发笔记数量最多的一个(还有一个更高的没截图忘了),当时刷到的时候震惊了,我的笔记点赞数量都没有人家笔记数量高。
2.1万粉丝,笔记数量6222篇,平均日更10篇,笔记数量这么高的情况下,昨天他还发了7篇笔记,这才叫真正的怼量。

他的变现方式是直接开店铺,也是直接粗暴的方式,并且每篇笔记对应一个商品,昨天他发了7篇笔记,我看了他橱窗也同步上架了这7个商品对应的商品链接。
商品价格主要是9.9元和8元,我们就按照平均每个9块来算,已售5.5万,一共赚了49.5万,这真的只是虚拟资料。

看完了这个账号的基本情况,我们再去回顾一下怼量型IP的3个条件。
这个账号乍一看不属于任何赛道吧?大学生的也发、中小学生的也发、老师的也发、职场的也发、企业管理也发,看着就很杂,哪里来的垂直?
但我要告诉你的是,PPT就叫垂直,不是只有一种按行业分类才叫垂直,他只发PPT,叫做形式垂直,至于PPT是什么,没有那么重要,对于他来说,什么火发什么就行。
再来看第二个内容展现形式,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?所有的PPT都是3:4竖屏,封面展示2页PPT,为PPT的前面2页,一般是封面页和目录页,每篇笔记都是固定的展现形式。

而且一直都是在持续发,持续怼量,甚至还有连贯性。比如四年级英语课件,会按照第1课时发完全部。
他不会刻意关注点赞数据,也不关注小眼睛有多少,因为真的当你数量有这个级别的时候,你每天只有一个任务:发笔记。
哪怕是你当天发完所有笔记,第二天依然是个位数小眼睛,也根本不用焦虑,因为铺的够多,铺的够早,每天都能卖出去。
他肯定不是盲目的去怼笔记,通过数据对比、发布频率和销售数据,大概可以知道发的最多的有这几个方面:小学学科课件、企业员工培训、行业培训模板、小学主题班会,对应需求最广泛的人群为:小学老师和班主任。

也就是说,看似这个账号在单纯的怼量,实际上这个账号是有目的的去发笔记,至少笔记内容有行业的占比,有目标人群。
至于为什么这个人群很好做,我在之前文章里面也说过,他们就是需要拿来就能用的,而不是很复杂很繁琐的。
那如果你要去做,你可以去按照人群去做,比如只做主题班会PPT、家长会PPT、学科课件PPT等等,至于怎么获取资料,你去淘宝拼多多一搜就知道了。
暂无评论内容